番外七:藉田礼
《满唐华彩》转载请注明来源:书屋shuwu.org
可也因了盒内的东西,宁国公府从兴盛,走向了覆灭。如今,她也因了盒内的东西,得了皇上几分情面,使宁氏一族有了起复的希望。人生的兴衰更迭,真正是半点也不由人。荣国夫人捧着盒子,缓缓跪到地上,将盒子捧高,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秋骊郡主吓了一跳,也连忙扑通一声跪到地上。朱公公不禁松了一口气,郑重地接过了盒子,交给了一旁的随侍,连忙上前一步,就要去扶她:“荣国夫人快请起,您的意思,咱家一定会如实禀报于皇上知晓。”
皇上早就知道荣国夫人握了这一纸诏书,虽不是多紧要的东西,皇上也没有多在意,可这么一张不知内容,也不知详情的圣旨,掌握在一个算计太多的人身上,可供利用的地方,实在太多,总归是不妥当的,这才一直容忍了荣国夫人。这世间人人都是聪明人,在不知道底限时,就忍不住得寸进尺,步步试探,反复横跳。一旦知道了底限,也就知道进退。知道了取舍。朱公公办完了差事,连忙带着诏书回勤政殿复命。殷怀玺看也没看一眼,就直接命朱公公将诏书当场烧成了灰烬。……二月初一这日,族里传来了虞霜白的‘死讯’,虞霜白是未出阁的姑娘,身份也敏感,这件事并未声张。又过了两日,外祖母在来信中提及,虞霜白已经上了商船,随同商船一起出海。心里的一颗大石终于落定,虞幼窈拿着虞霜白交由外祖母,转交给她的亲笔书信,心里既高兴,又伤感。这一别,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昭永二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昭永帝正式向全国下了诏书,曰:“夫农,天下之本也,二月二十吉亥日,其开藉田,朕亲率耕,躬耕以劝百姓,凡大昭治下,身怀功名者,耕藉十五日,耕田十亩,耕藉期间,与百姓同居,粗粮为食,朝廷亲派按察史巡田,凡有轻怠者,以欺君论处……”‘藉田’首源于伏羲,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御驾亲耕,故二月初二,又称‘龙抬头’,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下地亲耕。后历代皇帝争先效之。但真正让‘藉田礼’在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还是汉朝。自汉文帝始,上至君王,下至百官,每年都要举行‘藉田礼’,皇帝不仅亲耕,还会上观耕台观耕、巡耕。皇上重视,底下官员也无一轻怠。新皇登基后的第一次‘藉田礼’,要足够重视,才能威临四海,布泽天下,但凡聪明点的,就不会在这上头弄虚作假。历年来开国皇帝,都是打战场上拼杀上位,没一个是心慈手软的,他们这位开国皇帝还有嗜杀、暴戾的名声。朝堂宫中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藉田礼’。到了耤田的日子,昭永帝身穿吉服携昭懿皇后,在法驾卤簿的导引下,与陪祭文武官员同到‘先农坛’,祭拜‘先农神’,之后更换农耕衣,一同去京郊耤田行‘躬耕礼’,京中大小官员随驾亲耕。藉田四周人山人海,老百姓们纷纷前来围观瞻仰天颜。齐大人偏头看了一旁的虞阁老:“听说皇上在北境时,为了缓解物资缺乏的窘境,在北境推广了军屯田制,边地军丁地农忙时节,三分守城,七分屯种,每个军丁授荒地一份,由武穆王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按份征粮,据说北境军屯约有五六万顷。”
荒地贫瘠、地薄,收成并不好。花十二分力气,也只能收二三分的粮,其艰苦难以想象。但也是一条活路。“除大量军屯外,韶懿长郡主去了辽东后,还在北境实施商屯制,鼓励商人在边地募人垦荒缴粮,以补充军粮,通过商人缴粮多少,给予减、免等各项税款,也正是此法,带动了整个北境的农业发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泼刀行》《重开吧!蜘蛛侠!》《全民求生,但我血条不见了》《无限公路就业指南》《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爱发微博的我,成了职业通天代》《这个诡异三国游戏太凶残了》《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小紫书】《非洲创业实录》
怪诞的表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屋shu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