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遗憾从不相知
梨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屋shu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蘅芜觉得自己死得颇为冤枉,因为她从头至尾什么都没有做,却无论逃到哪里,都是政治的牺牲品,还要连累青云观被毁,就连闭关已久的老观主也被逼了出来。|?爱阅讀l○ve?ueDu.С〇М|但这样至少这可怜的独子总归还算是有了着落。蘅芜将两个月大的孩子托付给老观主,自己喝下了毒酒等待死亡。
她十多岁的时候,以为自己早就无欲无求,堪破红尘,没想到喜欢上了温希夷,二十岁的时候,被他背叛,然后,二十三岁的时候,被他拖累,如果他现在还能在自己眼前,她真的很想再狠狠骂他一句:
温希夷,我日你奶奶……
《新史》载:“乾元二年,长公主欲反,帝察而赐鸩,同年,大司徒辞官隐。乾元三年,新朝亡。”
关于新朝之亡,后人总这样说:儒家门生大司徒竟然学了道家出世隐居,新朝果然亡于女人之手。好像一个朝代最后总是要亡在女人手里,否则都不能称其为一个传奇的朝代。
可那先女帝其实真的是个好皇帝,不知精明过多少男人。她其实是天下最精明的人,兼有男人的果断,以及女人的狡诈,她把蘅芜封做皇太女,温希夷封做大司徒,从来不是任意为之,她从小小一个宫女变成女帝,一步一步,哪一步不是步步为营,又怎会走错看错?比如女皇帝一直看准,只要蘅芜和温希夷这两人不出岔子,自己的江山统治总归不会出大茬子,所以等到蘅芜与温希夷两人出了岔子,新朝的统治这才终于也保不了了。
官员与百姓不愿意有一个女皇帝,不过是出于先入为主的礼教禁锢,相比之下在这一点上,儒家拥护者温希夷就显得有些偏门,他觉得大可不必不支持女皇帝,毕竟不管男皇帝女皇帝,只要能治国的就是好皇帝。可惜那些老学究和借此有头意图取而代之的人却不这么想,后来新朝之败,皆由是始。而他,原本也曾打算拥护皇太女登基,但后来也
放弃了,是因为,他逐渐不舍得让蘅芜与她母亲一样,做一个被万人诟病的好人。
女帝死前,曾召见温希夷,她已不再求让蘅芜做女帝,而只求他待她好。女帝把那放在书画筒里不知道多少年分的赐婚诏书给他,却还是没能来得及盖上印。女帝生前最后的话,是交代他,要好好对待蘅芜,像对待妻子一样,好好对待。
但他终于还是让女皇帝抱憾了。他想要好好对待她,不是因为女帝的遗旨,而是因为自己的心,可是呢,她连信都不信自己。
其实,他老早就喜欢看十六七岁的她满心讨好地对自己的样子,也喜欢看十八九岁的她在山门下不大高兴地和自己说话的样子。可是,长公主不知之事甚多。比如,他喜欢她。她不知,亦不信。
从她对她轻轻浅浅的喜欢,到他对她山高水长的爱,可她不相信,又有什么办法?
只是他从不曾明白,十五六岁的少女,哪来什么轻轻浅浅的喜欢?一旦决定了,就是豁出一切,其实要证明这一点相当简单,只需反证,如若不是,蘅芜又怎么会舍弃道心?
这么简单的证明方式,聪明如温希夷却始终想不明白,不过是因为,这场相识里,他们从来都不相信对而已。
他们不过一个是庄子,一个是惠子,他不够懂她,她也从来不懂他。
后来他就不是什么大司徒了,他成了一个樵夫,隐居到了谁都找不到的地方,新朝亡,没出来,天下乱,没出来,直到郑国建立,郑王段洵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亲自三请温司徒出山,更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消息,重建了青云观,为此,他才出来了,只为报一段修缮之情。
他回到尘世间,人人都早已忘了皇太女蘅芜,是啊,新朝都忘了多少年,温家也没落了,何况是蘅芜。她留给他的统不过一块冰冰凉凉的玉,可知那玉自她死后就变得冷了,放在胸口,都暖不热,它不喜欢这个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破趣阁】《她是S级哨兵们的白月光圣女》《馥欲香片》【22文学】【手打小说网】【盘锦大有小说】《末日杂货铺[经营]》《岁岁平安》《仙子,逼我吃软饭是吧》《非洲创业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