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老太爷
书屋【shuwu.org】第一时间更新《巴国遗境》最新章节。
武白大道就像一条彩色的锦缎萦绕在大山之上。五月的花开得正艳,疏密有致地铺洒在公路两边,让裸露的岩石和苍虬的老树平添了几分生趣。小张也有意放慢了速度,在白云蓝天下,恣意地打望着眼前的五彩画卷,呃,还有那花间婀娜的美女。
一路盘旋而上,行驶到武陵山公园后又蜿蜒下行了十几公里就到了大木峡。时值中午,两人找了个饭馆吃了饭后,萧山又去一家小酒坊打了十斤酒。看着那廉价的塑料壶,小张一脸古怪,欲言又止。
老头子就认这一家,萧山笑道,三十八一斤呢。
老头子这三个字也就背地里说说,当面萧山可不敢这么叫。
四年前,外婆说要去看望师父,让萧山开车送她。萧山不曾听外婆提起过她师父,心中好奇,外婆说她师父大名秦海山,住在大木峡的朝门屋,是个很厉害的先生。“年轻那些年脚筋硬,一年总得走一趟,上点岁数后走不动了,有十多年没去看望他老人家了!”外婆感叹道:“九十多的人了,见一回少一回了。”外婆晕车,平日里也不出远门,这次想来也是下了很大决心,毕竟有好几十公里路。外婆带了一大包自家产的苕粉腊肉香肠,到了大木峡又让萧山问到小酒坊那打了一壶酒,说是师父让带的。
一路上萧山都在纠结怎么称呼外婆的这位师父,老太爷?祖师爷?也难怪萧山纠结,这里面是有讲究的:有的师徒注重传承,那样就得叫祖师爷,要是不那么讲究,称祖或是老太爷都是可以的。外婆一路病恹恹的萧山也不好问。眼看就要到了外婆说的那栋大别墅,萧山还是张口问道:“外婆,你师父我喊什么?”
外婆说:“就叫老太爷吧,我也不喊师父的,喊先生。家里还有师哥师嫂,你就喊大爷,大奶。”
即使是吃了晕车药,外婆还是晕的厉害,一下车就被扶进屋里躺下了。外婆的师父不在家,大爷说是去了后山,萧山便和两个老人扯家常,大爷大奶的喊得甜,逗得二老老怀快慰。
大爷说他七十有三,但身体康健,看着也就六十多的样子。大爷有一对儿女,女儿嫁到了新疆,儿子在城里包工程,家大业大。老太爷死活不肯进城住,大爷大奶也不喜欢城里嘈杂,便都遂老太爷的意,留在了乡下。拉扯了一阵,萧山便说出去四处逛逛。
萧山进屋见外婆睡得安稳便没有打扰。走出院门来,前面是一坡梯田,下面是个不大的坝子,秋冬时节,一片荒芜。有条溪沟贴着山脚穿形而下,溪边有两座不伦不类的长亭。
萧山左右打量了一番,便顺着马路信步走着。看到路边一家人户地坝上几个老人在摆龙门阵,萧山便凑过去蹭热闹。
一个头发花白的干瘦老人讲得唾沫横飞,旁人也不时附和几句。萧山听了一会儿也听出个大概:说是一个李姓的放牛娃躲山洞避雨,机缘巧合之下竟意外得到祖先的传承,昏睡七天后变身为神,不但能文能武,还召集了一队神兵,从大木峡打到五隆,又打下酉秀黔彭,于是自称李五王,后来元军入川,李五王率军抗敌,把蒙古皇帝都给斩于马下。
“我说,”一个老汉神色亢奋,舞着烟杆说道:“要不是遭奸人暗害,李五王怕是得了天下了!”
白发老人冷笑道:“你晓得个球!李五王是能害的?他是族人杀得太多遭报应的!”
那老汉并不服气,跟白发老人争执起来,旁人也是各帮各的。一个神话故事能让这帮老人如此争执,萧山觉得有趣,不觉暗自发笑。
年轻人,你笑啥?白发老人突然问道。
我只是听你们讲的有趣,萧山讪讪地答道。
“有趣?哼,出五王呢,你说有趣!”白发老人悻悻地丢下这句话就起身走了。
当知道白发老人就是秦海山老太爷时,萧山心头既震惊又尴尬。震惊的是外婆口中九十多的人竟会如此硬朗,火气也还不小;再者似乎应该是高人形象的厉害先生居然会跟邻家老汉争得面红耳赤!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书屋】地址:shuwu.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