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
【第1/5页】
《蜜芽的七十年代》转载请注明来源:书屋shuwu.org
第77章全县第三名
公社里要评选万元户了。
万元户是什么呢,在1979年,□□同志提出“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的思想,之后中国农村进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农业承包责任制,部分农户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农村致富的“尖子”。
因为新华社播发的通讯《雁滩的春天》中提到了农民发家致富,被分了一万元,社员们把他家叫作“万元户”、“村里的高干”。这个报道后来被国内外50余家新闻媒体转载采用。从此后,万元户这个说法在全国流行,并且成为了80年代最流行的词汇之一。
万元户这个叫法既然已经闻名全国了,各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就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万元户。别的县有万元户,你们没有,这行吗,不行;别的公社有万元户,就你们公社没有,那行吗,显然也不行。
大白公社的钱副书记对着报道愁啊,他也想公社里出个万元户,可是哪里有啊,正愁着,恰好陈胜利来了,一见钱副书记愁眉不展的,就问这是咋啦。
钱副书记还能咋说,他就把自己的苦给陈胜利说了说:“公社里有万元户吗?”
陈胜利从旁嘿嘿笑。
钱副书记:“笑啥?赶紧给我解决问题!”
陈胜利支招:“这有啥难的,找几个咱公社里的劳动致富发家的典范就行了,比如我们生产大队的顾建国,就是承包了砖窑的顾建国,那不就是吗?”
钱副书记也听说过顾建国的大名,毕竟公社里也想盖房子,盖房子要用砖,当时还是通过陈胜利找的顾建国才弄到砖。
“他够一万元不?”
陈胜利摇头:“不知道。”
钱副书记要恼:“你耍我啊!”
陈胜利哈哈笑:“管他够不够一万元呢,反正他是发家致富的典范,咱就给报上去呗。难道县里还能去他的砖窑查账?”
这一番话说得钱副书记顿时豁然开朗:“行行行,你小子有招啊,就这么办吧!”
于是钱副书记派了陈胜利前往大北子庄生产大队,找到了顾建国,说起了这事儿。
一听这事儿顾建国就乐了:“我现在可没一万块,够不上万元户。”
他一个月是有一千多块钱,可是他花得也多啊,买电驴子就花去不少呢,孝敬他娘,给几个侄子买点东西,再给自己媳妇闺女买买买的,花来花去,距离一万块差远了。
陈胜利掰着手指头算:“你一个月有一千多是吧?”
顾建国点头:“这个倒是有。”
陈胜利拍大腿:“那不就得了,只要你一个月有一千块,一年就是一万二,这不是就有一万块了吗?所谓的万元户,是说你一年能挣一万块,而不是说你现在手里有一万块!”
说着,他指指顾建国的电驴子:“咱们统计万元户,还得看你家里有多少值钱的东西,你这西屋得算上吧,你这电驴子得算上吧,这加来加去,我看一万块都打不住!”
顾建国听着,好像有点道理,又好像不太对,可是哪里不对,也说不上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