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风流倜傥小侯爷(29)
【第1/2页】
桑飞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屋shu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若让霍闲评价官员的执行力和百姓们的服从性,那绝对是五星好评,而能做到举国上下一心的原因也简单——天降异象,真龙天子。
别问,问就是封建思想。
条文一条条公布并向全国推行的同时,帝后夫夫已着手删选良种,准确说,是霍垣删选,青竹给他打下手做记录;霍闲则领着霍侯爷和宁晨整火器,枪械火炮等在冶铁技术相对落后的时期他暂不考虑,等到后期冶炼技术提升后他才会开始正式投入。
霍垣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从全国各地挑选来的作物删选,令人惊喜的是,番薯、土豆、玉米和甘蔗等高产的作物皆在删选发现中,除此之外,御寒物棉花也被发现。
当第一批种植作物从皇庄产出时,卫国公主动请缨种植,人人皆知卫国公之子宁晨是如今天子身边大红人,由卫国公出面,朝中大臣纷纷效仿,等到他们也收获喜人时,户部尚书欣喜地提出全国推广建议。一切都按照霍闲计划走,推广是必须的,不过土地制度的改革也是时候提上日程……是时候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了。
新政令出时,尤其是涉及到利益的政令时,肯定会有人大动肝火,比如:原本坐拥良田无数的富户地主乡绅。
霍闲都已经做好他们闹,然后直接来一个杀鸡儆猴,结果呢?
民间的确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但不和谐声很快被百姓欢呼声掩盖,比起乡绅富户,普普通通的百姓农民才是整个社会基数最多的人群。霍闲自登基后事事为民,在民间的声望本来就高,如今又给老百姓们分发土地和良种,声望自是再上一个高度。
不过,霍闲的利民之举还远不止这些。
当百姓衣食无忧时,经济和教育也该提上日程,总而言之,霍闲登基后的五年里,基本就是死磕国家基础,当这个基础打牢后,就可以一步一步往上进行更大规模的发展。
五年时间,整个大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任是任何一人都没想到,一个国家五年前和五年后能够变化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皇宫也在永平年第六年到来前焕然一新。
皇宫整体建筑维持古色古香,那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霍闲不舍得拆,所以在原有基础上加固修整,窗户也已换成透光性更好的玻璃窗。
……
长宁宫。
霍垣趴在床上哼哼唧唧,若是细听,能听到他说的是“不要了”。
不要?
那可不行。
好容易熬过漫长的夫夫时间,霍垣连一根手指都不想动,双目无神看着虚空某处,想说话,可连发声的力气似乎也没了,干脆用意识控诉:[霍闲,你是想做死我换个皇后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