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举
导航

第452章 给新帝找点事

【第1/2页】

《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举》转载请注明来源:书屋shuwu.org

天和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工部尚书冯德炳致仕。

安和帝再三挽留,最后在冯大人的坚持下,还是让其告老还乡。

工部尚书一职,在内阁和诸位大臣的商议下,由李意卿担任。

临走前,冯大人找了李意卿,一脸轻松。

“李大人,你可算是回来了,若不是你要负责漕运司的事,本官早就应该致仕回家了。”

他都这个年岁了,比太上皇年岁还大,太上皇都禅位几年了,他老早就想致仕了,但是新帝想把位置留给李大人,硬是让他在工部待了几年。

说起来,钱大人也早想致仕了,但是新帝刚上位,几位大臣在安和帝的挽留下,只能继续继任。

不过也不是每个人都和冯大人一样没野心,朝堂上头发发白,一直没提致仕的官员也不少。

李意卿来之前,已经把漕运外司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而且福州那边还有内司的官员,熟悉外司的一些事务,又有张自新和匡建树几人。

所以李意卿这次没跟着大家一起回去,他现在新官上任,要在冯大人走之前,把工部一切事务熟悉并且处理得当才行。

李意卿让张自新带着书信回福州,临别前,李意卿给张自新送行。

“自新哥,此去一别,不知何时再见了。”

“说好盛京顶峰相见,我相信我们三人定还能在盛京相见。”

张自新说着,对着李意卿拱手,而后便上船走了。

冬日,要赶在海面上结冰之前回去。

福州那边还好,不会结冰,但是盛京附近雪很大。

所以张自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禀报完事情便和福州一致官员回福州。

李意卿在盛京当任没多久,范敬春晋升,到福州漕运外司当任副使。

和匡建树一个级别,说好在盛京顶峰相见的三人,最后李意卿回了盛京,范敬春又去了福州。

倒是张自新,两个好友都见到不说,还能一起共事,不过李意卿和范敬春两人,就真是没见过几次。

范敬春是李意卿举荐的,因为外司发展起来,也不能总是那几个官员,范敬春做事仔细不说,管外司的账最是合适不过。

在李意卿忙碌的时候,元日过后,二月初,李家人到了盛京。

李意卿特意到城门口接家人,午后,李家人才到盛京。

沈舒窈掀开车帘,见林东在马车上坐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明末钢铁大亨

明末钢铁大亨

历史连载320万字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简介:重生明末蓟镇遵化古城一个冶铁世家。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